如果交易中确实需要第三方担保,那么一定要查明对方是否是合规有资质的担保机构,并考察担保机构的运营和资金能力。同时,可以根据资金来源、业务范围、经营业务等方面和交易属性来协商选择适合的担保公司类型。
口头更改合同内容而未修改书面协议:
根据合同实际履行情况及市场波动,对原合同的内容进行变更是常见现象。一些公司在最初签订合同时采用书面协议,但在需要更改合同内容时,却以口头协议替代书面协议。如果对方缺乏诚信意识,在合同履行后不承认变更内容,公司在打官司时就会有理说不清。
因此,建议双方如果确实需要变更合同内容,特别是涉及金额的,最好还是签订补充合同。如果涉及沟通文字内容,也要保留好相关证据,以避免对方事后矢口否认而产生纠纷时无法证明口头合同的存在,最终导致自己的合法权益受损。
合同条款语意模糊,易引发争议:
合同是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根本依据。因此,在签订合同之前,公司或个人必须认真细读每一条款,确保用词准确、表达清楚、约定明确,以避免产生歧义。
对于重要的合同条款,要仔细斟酌,并参考标准文本结合交易实际情况进行增删,同时应请专业律师审查以防患于未然。对合同条款的审查不仅要关注文字的表述,还要审查条款的实质内容。
未注意合同履行期限:
在诉讼时效期限内,当事人若不主张权利,则将丧失胜诉权。有些公司负责人只负责签合同,而不派专人监督合同从签订到履行的整个过程。直到有些债权无法追回诉至法院时,才知道已经过了诉讼时效。
因此,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明确合同期限,并在公司内部进行备案登记。如果合同期限内出现异议或涉及仲裁,一定要注意诉讼时效。
未审查交易方的公章:
根据合同法规定,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签名或盖章只要具备其一,合同便具有法律效力。通常法定代表人会授权他人管理公司印章,但印章的使用程序往往并不严格,导致滥用印章的情况频出。
有时掌管印章的人由于人情关系等原因,未经法定代表人许可便随意向他人出具盖有印章的空白合同、介绍信,或者将印章借与他人使用而不问其具体用途。最终在公司需要追究责任时才会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而借用印章的人通常都是以转嫁责任为目的,以印章所属公司的名义购买货物或为他人提供担保。由于有印章为证,最终该公司不得不承担责任。
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可以从要求对方加盖公司名称章(公章)、要求对方法定代表人签字、要求对方预留印鉴、拍照留痕并保留相关证据、合同备案等方面来防范对方违规使用印章。
具体还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决定。事先的“用心”才能防止问题的发生,总比事后的追责和双方的拉扯更加省事省力,还能避免亏损发生。
授权未及时收回,导致被授权人滥用权力:
企业经常需要授权一些人代表自己对外签订合同,但往往未明确授权的范围和期限。对于离职人员的授权凭证,如盖有企业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介绍信等,未及时收回,也未告知交易伙伴本企业人员的变动情况。
这导致一些已经丧失授权的人员仍然冒用原单位的名义与他人签订合同。而交易对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由于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信赖关系,仍然会相信其具有授权,最终由授权单位承担责任。
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和减少损失,建议企业做好授权管理:在员工授权不成立、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情况下,要及时收回授权委托书;授权代理关系到期终止的情况下也要及时收回授权委托书;并管理好公章,尽量避免提供空白合同书、空白授权书等,以杜绝第三人误以为未被授权人员有本企业授权的可能。
如今企业比较多应用的爱签电子合同,可以提供安心可信的实名认证、在线签署、智能履约、印章管理、身份认证、证据固化存证等服务。目前已服务于人力资源、金融、教育、法律、物流、科技等行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