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观测最早是从2005年开始的,到目前已经持续了15年。在此之前,人类从未有过如此好的机会,可以观察到这一天文奇观,过去人类对类似事件的观察一般都不超过1年。
观测发现,当“潮汐瓦解”这一过程发生的时候,一颗完整的恒星被撕得稀碎,变成了一段弧形的长条状形态,然后慢慢进入到黑洞内部。黑洞本身并不发光,也无法反射光线,但是它的超级引力会将撕裂出来的恒星物质进行压缩和加热,从而释放出耀眼的光芒,形成一个类星体。
这样的类星体发出的光短暂而明亮,随着时间的推移,X射线频段的亮度会慢慢的减弱,最后所有的光芒都会消失。科学家们已经从十几年的连续观测中,知道了很多关于黑洞形成与发展的奥秘,科学家们估计,在未来10年内,人类将会继续观测,已获得更多的数据进行理论分析。
回到最初的问题,黑洞如此强大,它彻底吞噬一颗恒星需要多长时间呢?我们的固定印象可能觉得几秒钟,最多几分钟就能搞定,其实不是的,这一过程持续的时间还是很长的。
根据实际观测和理论计算,科学家们认为,一颗恒星级别的黑洞吞噬一颗恒星可能需要几百万年甚至上亿年,因为它们的量级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而对于一颗超级黑洞而言,这个过程会大大缩短,比如银河系中间的那颗超级黑洞人马座A*,它吞噬太阳大小的恒星只需要几年的时间,因为它的视界范围更大,能够在很远的地方开始对恒星进行撕裂操作,能够最大程度上对撕裂物质进行吞噬。
所以大家应该知道了,黑洞虽然厉害,但是恒星也不是吃素的,而且只要质量足够大,恒星在经过超新星爆炸后也能变成一颗黑洞。所以一颗恒星不可能在几分钟之内就被吞噬,至少也需要几年的时间。
天文地理
微信号:tianwendilizhishi
【文章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